紅心研墨繪希望,青春志愿暖十里
時間:2024-07-20 21:09:22 關注: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如同一股清新的甘泉,悄然滋潤了常州市武進區十里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為了讓廣大少年兒童度過一個充實且有意義的暑假,實踐團隊的成員們于7月4日滿懷熱忱,走進十里社區,為這里的孩子們開辟出探索知識的通道,引領他們走進五彩斑斕的夢想世界。
數學,它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抽象思維的彼岸。而小學數學,更是這座橋梁的基石,它不僅為孩子們打下了堅實的計算基礎,還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幫助孩子進一步感受數學的魅力,在7月7日上午的數學課上,志愿者仇蕾媛將數學融入趣味游戲中,讓孩子們在解謎尋寶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數學的奧秘。當孩子們興奮地喊出正確答案時,仇蕾媛會給予他們贊美與鼓勵,激發他們更加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
緊接著,在下午的趣味故事課堂上,則是另一番景象。團隊成員龔雨琦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經典故事,引導孩子們走進文學的殿堂。她條理清晰,從故事的出處、故事情節、背后寓意三個方面來進行講解。她插入了與故事情節相關的插圖,使原本就生動有趣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孩子們遇見《安徒生童話》的純真與夢想,每一頁都跳躍著希望的火花;邂逅《格林童話》的奇幻與冒險,每一次翻頁都是新世界的啟程;又或是《伊索寓言》的深刻與哲理,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生活的智慧與真諦。這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孩子們的心靈,引領他們勇敢前行。龔雨琦同學鼓勵孩子們大聲朗讀,用聲音傳遞情感;通過成語接龍等互動游戲,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如何表達自我,如何與他人溝通合作。
圖為趣味故事課上小朋友積極舉手與志愿者龔雨琦互動(大學生網報通訊員 仇蕾媛 攝)
在眾多的孩子中,有一位名叫木木的小朋友,他即將升入六年級,對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成熟與獨立。在“紅心研墨”團隊開設的心理課上,他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木木覺得這些課程和其他小朋友的活動都太過“幼稚”,因此他總是選擇躲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參與任何互動。
面對木木的疏離,志愿者小老師們并沒有選擇忽視或放棄。他們深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和成長節奏。于是,一位細心的志愿者老師主動向木木伸出了橄欖枝。她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溫柔地走到木木身邊,用真誠的話語和溫暖的笑容打破了彼此之間的隔閡。“木木,你看起來對心理課很感興趣呢,想和老師玩個游戲嗎?”在老師的鼓勵下,木木開始嘗試著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為了進一步引導子涵融入課堂和集體,志愿者老師們巧妙地設計了一系列互動環節。他們鼓勵木木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幫助其他小朋友解決心理問題,讓他在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歸屬感。漸漸地,木木不再是那個躲在角落里的孤獨身影,他變得開朗起來,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小組活動中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木木不僅成為了心理課上的積極分子,還與其他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無論年齡大小、性格如何,只要勇于嘗試、敢于挑戰自我,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和光芒。
夕陽余暉中,“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在常州市武進十里社區圓滿落幕。綠樹成蔭,孩子們的笑臉與書籍交相輝映,愛心與希望在這里傳遞?;顒硬粌H是知識的播種,更是心靈的觸碰。活動常州地區負責人龔雨琦表示,未來,“紅心研墨”暑期實踐團隊必當秉持初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創新的方式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去,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貢獻出青春力量。志愿服務不會止步,他們將繼續以愛之名,創新前行,攜手社會各界,共繪志愿服務新篇章。
作者:龔雨琦、張博 來源: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